材料与能源学院
云南大学自上世纪40年代起开展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80年代起围绕半导体材料、非晶合金、超导陶瓷、金属氧化物敏感材料和高性能抗菌材料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应用。2006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9年获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2018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云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整合能源研究院等机构成立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有专任教师76人,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44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90%,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4%。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1名,云岭学者3人,云南省云岭英才计划“云岭高层次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9人,云南省各级各类人才16人。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近1000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学院学科体系进一步健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科研能力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学科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1月,云南大学材料科学ESI排名首次进入并持续保持全球前1%,学科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有实验室面积约1.5万平米,仪器设备约2亿元,其中本科教学基础实验室面积约2000余平米,拥有实验教学课程仪器设备2500余万元。建有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铜基及特种先进导电材料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先进计算中心(云南大学分中心)、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高通量计算(平台)中心、云南省高校高性能阻容感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绿色能源全固态离子电池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低碳与节能技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科研平台,云南大学电镜中心,同时还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共建“云南省光电信息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光功能材料与器件、稀贵金属与电磁材料、环境材料与器件和新能源器件与技术等方向的研发具有优势和特色,并已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云南冶金集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云南大学电镜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源于材料物理(1999年招生,2010年获批云南省省级特色专业,2015年获批云南省省级品牌专业)、材料化学专业(2003年招生)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9年招生),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新材料产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2018年整合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权点为支撑,依托现有学科优势和基础,重点在电磁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光电子微电子材料、新能源与环境材料三个特色专业方向下培养产业急需人才。
专业综合实验室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云南、辐射西南、服务国家,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云南省新材料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和新能源环境材料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全球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可在材料、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环境、矿冶与建筑工程等领域,从事材料产品研发、科学研究、项目咨询及工程管理等工作,解决材料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专门人才。
1.具备科学思维与素养,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对材料成分、制备加工、微观组织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2.熟悉材料领域的产品生产,能够分析和研究材料制品设计合成、制备加工、性能测试、产品应用和生产工艺开发中的工程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具有从事新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初步能力。
3.熟悉并掌握区域社会经济和材料领域的最新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资料搜集、分析、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跟踪和赶超国际前沿发展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材料及材料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生产、研发、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以及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5.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二、学制及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分析与表征、材料性能学、固体物理、材料模拟与计算、量子物理基础、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等。
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大学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材料分析与表征实验、材料性能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机械设计制图上机、材料模拟与计算实验;工程训练、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创新实验、专业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专业实习
四、成果简介
近5年来教师主持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共计120多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基金(含联合基金)、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5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多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2022年度,共发表科研论文179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68篇;提交专利申请32件,授权发明专利37项。
学院拥有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示范课程、国际平台课程等多类优质精品课程,多项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教师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出版专业教材4部。在创新训练培养方面,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各级各类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在校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度达50%,其中获准省级、国家级项目20余项。本科生一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五、就业前景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优先发展的六大学科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材料科学领域非常活跃,产生了许多新的概念、构想和方法,新材料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显著进展,强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类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对从事材料研究、科技开发、加工生产与检测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同时,材料学也是现代技术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学等多方面基础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在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环保、能源、IT等行业,以及医药、钢材、高分子材料、橡胶及相关制品贸易的企业,都需要具有全面材料学基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冶金、能源、环保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品设计开发、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改造以及生产、质量监控与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继续攻读国内外材料学及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院2022年迎新晚会
六、就业情况
多年来材料学科毕业生约80%以上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就业率在学校各学科中名列前茅;在服务社会方面,紧扣地方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服务于国家和云南省战略布局,承担了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绿色烤房技术”助力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入选2020年教育部地方高校精准(产业)扶贫典型案例,解决二氧化钛与介电材料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咨政建言培养人才,为400余家单位、5000余人进行能源管理师培训和认证。就业方向多集中在汽车、石油、化工、电子、建筑等领域,从事与能源与环境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金属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相关的制备、成型、检测、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亦有相当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到“211”和“双一流”院校、中科院和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0.36%。其中,党政机关1人,事业单位1人,国有企业17人,非国有企业21人,国家基层项目1人。另外,研究生报考率78%。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58%。其中,党政机关2人,事业单位1人,国有企业20人,非国有企业28人,出国深造2人。另外,研究生报考率84.2%,录取率35.8%。
2023届本科生去向落实率90.67%。其中,企事业单位35人,国家党政机关1人。另外,研究生报考率93.65%,录取率42.6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起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贴近当前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沿,于2022年3月获批取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资格。
本专业设置有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和低碳节能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依托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省低碳与节能技术服务公共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学科平台,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研发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的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10余项等。在碳中和领域的节能减碳、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与碳排放以及碳交易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技术进步,并在云南省和相关地区开展了技术应用推广。我院教职工承担的“绿色烤房助力精准扶贫”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地方高校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牵头承担了“云南省碳交易能力提升”和“云南省能源管理师”培训工作,现已培养碳交易管理人才两千余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四年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电工电子、工程材料、储能、节能减碳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外语技能,系统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器件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与设计方法。毕业生可胜任太阳能、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氢能、生物质能、风能、碳排放与碳核算等与新能源获取、转换、存储和节能减碳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经济管理等类型工作,成为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在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目标2:熟悉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产品生产,掌握关键工艺和工序的设计流程,能够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和工艺开发中涉及的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从事新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初步能力。
目标3:熟悉并掌握社会经济和本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资料搜集、分析、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跟踪和赶超国际前沿发展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目标4:在工作实践中能够遵守国家法规,兼顾工作单位的利益和公众需求,并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长,融入到国家科技战略与产业发展之中,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奉献所能。
目标5: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结合职业发展需求,可从事企新能源业生产、技术攻关、经营和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深造。
云南省低碳与节能技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二、学制及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材料基础、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光电与光化学转换原理、储能原理及技术、新能源热利用与热发电原理、新能源综合实验(1)、新能源综合实验(2)、流体力学、生物质能转换原理与技术。
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大学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新能源综合实验(1)、新能源综合实验(2)、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工程制图上机;工程训练、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创新实验、毕业设计(论文)。
四、成果简介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的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 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10余项等,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成员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ACS Nano、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多件;曾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云南大学教学一等奖和二等奖3项;云南省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金奖3项,银奖7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二等奖1项、云南赛区团队二等奖1项;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
专业承担云南省“能源管理师”和“安全生产”培训(上图),以及黄磷尾温利用与尾气处理
(左下图)和低温绿色烤房(右下图)等项目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依托云南大学国家和省部级学科平台,针对储能和节能减排的社会需求,设置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和低碳节能技术两个方向。其中,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方向毕业之后可从事储能电站、储能系统的研发、设计、应用和管理工作,主要服务于光伏、风电、水电、新型储能电池等产业,围绕实现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降低储能成本、解决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问题;低碳节能技术方向毕业后可从事能效管理、能源审计、ISO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咨询、碳核查、碳足迹、节能量审核、合同能源管理等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主要服务于发电、石化、建筑、钢铁、有色、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解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社会经济性问题。
六、学院就业举措
1、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优化知识教育、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三个模块,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知能力、分析能力、复合工程思维、专业实践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2、校、院、企多方联动,帮助学生提前做好毕业规划的同时聚焦产教融合主线,加强合作促进交流,积极为学生搭建深造、就业平台。
3、学院秉承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为本科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和申报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参加科学竞赛,发表科研论文,提高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写作水平,带动学生学习与科研氛围的良性循环,助推优秀学生的培养。学院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背景以及教学科研的合作交流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学院毕业生
七、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www.riet.ynu.edu.cn/
联系电话:0871-65930112、65931652
招生咨询QQ群号:9819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