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英语专业始于1938年设立在国立云南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的外国语文组,迄今已有83年历史。

1984年,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云南省最早获得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
2018年,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被省教育厅列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单位。


云南大学曾经是云南省最早开办东南亚语种专业的高校,1992年招收了第一届缅甸语和越南语专业专科生,后因省内院系调整停办。


2013年,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建非通语种专业,目前开设有越南语、缅甸语、泰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僧伽罗语、马来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柬埔寨语10个非通语种本科专业。非通语种本科专业的数量在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2021年招生的非通语种本科专业有:泰语、印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尼泊尔语。


云南大学非通语种本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位名师长年为本科生授课,包括:云南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权威缅甸问题专家、博士生导师李晨阳研究员;越南语博士生导师于在照教授;缅甸语博士生导师寸雪涛教授;国内印地语仅有的三名教授之一邓兵教授;国内尼泊尔语仅有的两名教授之一王宗教授等。

李晨阳副校长在给同学们上课

于在照教授

寸雪涛教授

南亚语系系主任 王宗教授

邓兵教授与印度前总统
云南大学的非通语种本科专业在外语教学上严把质量关,努力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各专业均实行小班制教学;所有学生在第五学期均要到语言对象国留学一个学期;各专业长期聘用外教和国内知名教授给本科生授课;除严格过程性考核外,本科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均用外语完成。近年来,在云南省非通语种本科专业外语能力统考中,云南大学非通语种学生均取得了省内领先的优异成绩。

越南语专业师生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依托云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助“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契机,自2021年起,云南大学开始对所有非通语种本科专业实施“外语+”定制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非通语种专业和新闻学、法学专业协同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以非通语种为主修专业,新闻学或法学为辅修专业,使学生在具备卓越的外语能力的基础上获得多样化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孟加拉语专业外教和同学们

马来语专业同学们
“外语+”定制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所有2021级非通语种本科学生开放,本着学生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外国语学院联合新闻学院、法学院共同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避免主修、辅修课程冲突,调节学生的学业压力,帮助学生完成主修、辅修学习计划。

泰语专业师生
“外语+”定制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部制订的3-6年弹性学制。学生在就读期间,首先应修满非通语种主修专业的学分,获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新闻学或法学为辅修专业。如学生修读的辅修专业学分符合辅修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得辅修学士学位;如学生修读的辅修专业学分达到辅修专业相应要求,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是云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办学历史最长的教学点,1985年开始招生,三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国内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2016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大学签署协议,在新闻学院的基础上共建“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

非通语种专业的本科生选择新闻学为辅修专业,既契合了国家的发展需求,也与云南大学的学科建设方向相一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大量精通东南亚南亚国家语言、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新时代新闻专业高级人才。非通语种专业和新闻学专业的复合培养将为非通语种本科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充实新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始建于1931年,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法科之一。云南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独具特色。本着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办学宗旨,设立了东南亚国家法律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东南亚国家法律”研究。南亚东南亚国家众多,各国法律制度都存在其特色,非通语种学生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通过辅修法学专业的课程,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环境,研究和掌握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不但契合当今中国发展的战略议题,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非通语种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云南大学非通语种本科专业的重建历史虽然不长,但得益于云南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语+”定制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势必为非通语种本科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