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其前身公共管理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共管理学院之一。2019年12月,正式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早在1925年,董泽、浦薛凤、洪锡麟、卢锡荣等著名学者就主持开设了政治科,成为后来政治学系和公共管理系的学脉之源。20世纪30、40年代,林同济、何永佶、朱驭欧、王赣愚、潘大逵、张凤岐、华秀升、陈复光、严继光、张启贤、李德家等执教于此,林同济、何永佶等开创的“战国策”学派名噪一时,在西南边疆地区举起抗日救国的学术大旗。20世纪80年代,在李德家、张尚仁、杨真元、马啸原等教授的努力下,云南大学成为全国最早恢复政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的单位之一。新世纪以来,经由姜子华、张建东、周平、崔运武、方盛举等院系负责人的大力推动下,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形成“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公共事业管理”三张学术名片,是中国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研究的学术重镇。2017年云南大学政治学进入国家公布的“一流学科”名单,学院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目前,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三个系,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哲学4个本科专业。2019年,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2020年行政管理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哲学入选省级“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拥有政治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招收和培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民族政治学、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城市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等专业的研究生。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学院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政治学流动站,同时还设有省级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基层党建方面,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入选云南大学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为有力支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学院先后建成多个高端平台。其中,与民族政治研究院共同承建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边疆治理研究中心”是我校“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一流学科(群)建设中边疆治理方向的负责机构;“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内首个专门开展陆地边疆治理研究的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云南大学合作建设的高校智库;“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设立的专业智库;“云南省机关运行保障研究院”是与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共建的研究平台与教学实践基地;“云南大学MPA教育中心”是我校承担MPA教育的专门机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中心。
学院共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4人,同时还聘请多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讲学交流,形成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优质合理的师资队伍。一线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云岭学者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在雄厚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学院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3个。
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升学率保持30%以上。
毕业实习动员大会
冬季运动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融合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以专业思政贯穿育人全过程,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常态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扎实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知识运用和管理实践能力,包括应急决策、应急指挥与应急管理能力,掌握新型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管理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实训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训、公共组织学、应急管理概论与实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哲学原理等。
就业去向:可到党政机关、应急管理部门、城市管理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涉外企业、新闻媒体、国有企业,以及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环保、社会保障等事业单位、城市公用行业、基层政权和社区、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深造。
政府管理学院三下乡调研活动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融汇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新文科”建设为主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专业思政贯穿育人全过程,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常态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较强的策划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应急指挥、决策与管理能力,掌握数字治理等新型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急管理概论与实训、公共政策概论、电子政务概论、西方行政学说史、当代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行政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哲学原理等。
就业去向:可在党政机关、应急管理部门、数字治理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国有企业、各类事业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哲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全面、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具有深厚的哲学理论修养和较高理论思维水平,掌握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富有反思批判精神和理论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级理论人才。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每年选拔5名学生,参加云南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第1、4学年在云南大学学习,第2、3学年在复旦大学学习。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原理、美学原理、宗教学原理、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伦理思想史、哲学原著导读等。
就业去向: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管理、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文稿起草、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也可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近5年平均就业率97%以上。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政治学一流学科及云南省A类高峰学科而建设,是2008年国家一类特色建设专业,2018年云南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双万计划”专业,2021年云南大学“十四五”重点建设专业和云南省“十四五”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基础,较为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研究视野、问题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哲学、公共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民族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地缘政治学、边疆政治学、政治人类学、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学专业英语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金融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党政事务管理、办公文秘、政策分析、内外宣传、公共关系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近5年平均就业率97%以上。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师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71-65033637
学院网址:http://www.spa.ynu.edu.cn/
招生工作群号:QQ:10035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