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云南大学本科招生网!

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计划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发布日期:2018-07-18点击数:

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7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3人,博士后导师3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云岭学者2名,云岭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1人,入选“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万人计划”教学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云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各1项。设立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哲学系,分置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哲学专业,其中国家级一类特色建设专业2个(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省级重点学科3个及政治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设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四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公共管理学有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政策五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公共管理、政治学、哲学)和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院实行低年级按学科分类培养,高年级分专业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哲学专业文理兼招。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公共政策概论、比较政治学、比较行政学、行政法学、民族政治学、边疆政治学、边疆行政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从事党政事务管理、政策分析、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理论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哲学基本研究规范和方法,具有深厚的哲学理论修养,具有较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富有反思批判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管理、党务、教学、科研工作的社会服务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每年选拔5名学生,参加云南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第1学年、第4学年在云南大学学习,第2学年、第3学年在复旦大学学习。

主干课程: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通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理论与方法、逻辑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思想史、政治哲学、民族文化哲学、专业英语、哲学原著导读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相关学科领域攻读硕士学位;到国家党政机关、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等工作。本专业近5年的年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用人单位评价良好。本专业实行文理兼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熟知公共事业单位管理规律,能在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科技、环保等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行政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受到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当代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保险学、教育事业管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熟知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精通行政、法律、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和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和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当代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上一条:信息学院
下一条:农学院